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刘盾通讯员韩柏光梁线)现代职业教育不是教育水平,而是从广东港澳大湾区发展计划纲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大力发挥作用。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建议,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方式,反对各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特色职业教育园区。最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改名大学开幕式和首届广东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高峰论坛召开。论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广东师范大学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领导主办,参加专家学者环绕广东港澳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等问题,积极开展华山论剑。
粤港澳三地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不存在差异,如何构建职业教育融合协调发展?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东中华职教社主任李心实在,广东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要勇于突破,创建新的工作机制、方式,转录大湾区职教事业发展的动力,在新字上写文章,在慢字上下功夫,在好字上争先进设备。李心明确提出,不应建立政府间协商机制和对话地下通道,为广东港澳三地职业教育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建立合作平台,培养品牌项目,合理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增进三地优势互补。
近年来,学校通过与香港职业培训局、澳门职业培训机构密切合作等方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职业教育教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凌靖波说,这些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母机,培养了数百万高素质劳动者,培养了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论坛举行期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联合重组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月开馆正式成立。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期待联盟创造性职务教师培训模式、产教融合培训等组合拳,磨练职务教师培训工作品牌,创造性推进大湾区综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训,为大湾区建设获得坚实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本文来源:澳门广东会贵宾厅-www.jshpqc.com